首页 灌南概况 人大简介 人大代表 选举任免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议案建议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议案建议  > 办理目录 > 议案实时目录

办理目录

办理资料

往年一案目录

编号: 1
届次: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事由类型: 三农方面
代表团: 第二代表团
领衔人: 张卫峰
附议人: 蔡 艳、孙海平、李志华、尹步模、崔来华、刘洪伟、张国军、周井海、王东海、孙如山、王 雪
案由:

近年来,我县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农民建房秩序规范、生态绿化有力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涌现出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村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县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惠及长远的民生工程。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资金匮乏,制约了美乡村均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除了省、市、县政府给予部分引导资金外,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镇、村级财力有限,同时,农村各种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分散,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使得资金总体匮乏、结构性性矛盾突出,大大制约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和均衡推进。

(二)乡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地域特色不能彰显。由于经费紧张规划意识不强,乡镇规划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忽略自身特点,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干村一面”的现象。建筑上,马头墙、钢筋水泥林立,既背离乡了乡村原有的地域和乡土韵味,甚至使村庄原有的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三)产业支撑不强,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美丽乡村不仅要房子新、环境美、更要产业发展,百姓富裕。目前,在产业发展上,说要还局限于传统的农业户业且缺乏龙头带动,第二产业以及把农业户业与第三户业结合起来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开发较少,村民的整体发展能力较差,致富能手、新型农民缺乏,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动力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立足实际,体现个性突出生态,做优特色,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大力度推进,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的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配套资金,推动美丽乡村配套设施建设,并要加大专项资金,监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要让有限的项目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

(二)合理统筹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切实加强规划落实考核机制,把规划落实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测评考核体系,规划要彰显乡村特色和村庄个性,充分挖掘村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质。

(三)注重富民实效,防止“脏乱差”和乱搭乱建等现象反弹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大宣传先进典型,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各方面,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落实管理主体。注重发挥村组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成立专门管理组织负责村庄日常管理,保持村庄良好风貌,二是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在我县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下提升村民文化、道德 修养,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三是注重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倡导新风,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社会公德。

我们应该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环境 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改造、河流净化、村庄绿化、文化挖掘、管护体系完善等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成公共服务配套较为完善,农民居住较为集中的示范型村庄。明显提升村的文明程度,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办理答复: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1370个自然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完成197个集中居住点村庄建设规划和硕项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改造农村危旧房50户,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150户,镇村整体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2017年全县完成72个村达整洁村标准,创建52个重点村,5个精品村,完成12条村际干线和五条主线观景带年度建设任务。